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 > 1999年第3期
编号:10277471
角膜板栗刺伤治疗体会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 1999年第3期
     作者:鲍道平 鲍勇 金再宁

    单位:舒城县城关镇医院眼科(安徽231300)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中国中医眼科杂志990327 角膜板栗蒲刺伤是患者在没有防护条件下仰面作业、栗蒲落入眼部所致的眼外伤。笔者自1995年8月~1997年10月诊治68例效果很好,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本组角膜板栗蒲刺伤共68例68只眼,男62例,女6例;年龄最小5岁,最大68岁,平均36岁;患者以青壮年为主。受伤部位除角膜外,伤及上下睑皮肤和球结膜者仅2只眼,合并虹膜炎8只眼,外伤性白内障4只眼。栗刺断残最长约1.5mm,最短0.5mm。位于角膜浅层28只眼、埋入基质层32只眼,深达内皮层、刺尖进入前房8只眼。栗刺残留最多7枚、最少1枚。就诊时间最短1天最长11个月,视力下降至0.3~0.8,严重者为0.04。

    诊断和治疗:根据主诉和客观检查,诊断不困难,但由于刺尖细小,检查时必需应用裂隙灯显微镜斜照法仔细观察,才能准确地查出栗刺刺入深度和根数。

    治疗首先用0.25%氯霉素眼液点眼2~3次清洁结膜囊,再用1%地卡因滴眼2次表面麻醉,然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消毒5号注射针头与角膜成50°~60°角轻轻拨出栗刺断残端。对残端暴露在角膜表面者可直接用有齿显微手术镊拔出。进入角膜深层的用角膜异物针将角膜轻拨一个创面、异物针尖直达栗刺断端再左右慢慢拨动使之退出,创面不可过大,动作要轻、准、尽量减少重复动作以减少角膜损伤。对异物较多的可分次剔除,不要一次完成。有些剔除难度较大的可暂时不挑,待日后栗刺略向角膜表面后退时再行剔除。对极个别小而深的刺尖又不在角膜中央可不剔除,以作远期观察。手术完毕球侧注射庆大霉素4万u,根据情况可用2~3次。炎症较重和合并虹膜炎应点1%阿托品眼液扩瞳、并适当热敷。局部点二种以上抗生素眼液。前房消失者,术后包扎伤眼,次日换药观察。内服药主要以笔者经验方三花汤为主(基本方:金银花、菊花、红花、枳壳、防风、赤芍、当归尾、甘草、蒲公英、乳香)每日1剂,连服3~7剂。

    体会:对角膜板栗刺伤原则上应及时将异物剔除,但笔者见1例,栗刺在角膜中央部残留11个月未见感染,仅时有轻微刺激症状,就诊时剔除术后情况良好。本组中3例因有1~2枚不在角膜中央位,未剔除,观察2~3年亦未见异常反应。因此对极少数不易剔除的细小刺尖、只要不影响视力、可不必强行剔除,以作远期观察。

    角膜栗刺剔除虽为眼科小手术,但手术技巧很重要,同时术后合理用药防止感染更不容忽视,本组68例术后无1例因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感染而失败。

    收稿:1998-09-28;修回:1999-04-20, 百拇医药